欢迎来到方临川研究员“新2会员手机登录网址大全”

R

科研进展ESEARCH

最新成果

您的位置:科研进展 >科研动态>最新成果

丛枝菌根真菌对污染土壤中作物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影响

发布时间:2023-03-13  作者:陈立      编辑:刘红洁 边诗琪

图1图文摘要(Graphic abstract)

 

文章介绍:

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关注的环境问题,其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产生了严重威胁。丛枝菌根真菌(AMF)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,能与90%以上的陆生高等植物 形成共生体,可以有效缓解重金属对作物的毒性效应。时至今日,利用AMF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已经引起环 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关注。然而,AMF对作物生长和重金属积累的综合效应仍未被广泛了解。本研究搜集153篇研 究论文进行Meta分析,评估了重金属污染环境下,AMF对五种主要粮食作物(小麦、水稻、玉米、大豆和高粱)生长和 重金属吸收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AMF显著促进了作物地上部和根部的生长。同时,AMF降低了(23.6%)作物地上部对重 金属的吸收,增加了(0.8%)根系重金属积累,揭露AMF有效抑制了重金属在作物中转运。同时,碱性土壤pH (>7.5) 削弱了AMF对作物地上部金属积累的抑制。总体而言,我们的研究证明了AMF能够增强作物的重金属抗性,并且抑制重 金属在作物可食部分的积累,为全球农业安全生产提供了见解和指导。

 

主要发现:

AMF缓解了重金属对作物的毒性。在Meta分析中,我们发现AMF显著增加了作物地上部、根系和籽粒的生物量。同时, AMF显著提升了作物的光合作用,促进了营养元素吸收,增加了谷胱甘肽和抗氧化酶的含量;同时降低了叶面中过氧 化氢和丙二醛含量。

 

图2 AMF对作物生长(a和b)和重金属积累(c和d)的影响。(a)-地上部生物量,(b)-根部生物量, (c)-地上部重金属积累量,(d)-根部重金属积累量。NEs, 非必需元素,包括Cd、Pb和As。EEs,必需元素,包括Zn、 Cu和Ni。Mix, 多种重金属,即不低于2个重金属的复合污染。

 

AMF抑制了重金属在作物组织中的转运。我们的研究为AMF降低重金属在作物地上部分积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。 事实上,施用AMF没有显著影响根系重金属积累。由此推测,AMF可以促使重金属在根际环境中滞留,并抑制重金属从 根系向地上部的转运。研究显示,所有种类AMF均显著抑制了作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,同时,这四种主要AMF(Glomu s versiforme, Rhizophagus intraradices, 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Funneliformis mosseae)之间的 抑制效应并没有显著差异。相对于必需微量元素(Cu, Zn和Ni)的积累,AMF对地上部非必需微量元素(Cd, Pb和As )的积累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。然而,目前相关研究是非常有限的,值得进一步探究。此外,不同的土壤pH和有机 质含量会对AMF的效用产生影响。

 

图3 AMF与作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条件下的相互作用。A,增加水分和营养元素吸收;B,刺激光 合作用;C,激活酶和非酶系统;D,提高根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;E,将重金属固定于根系细胞壁;F,诱导重金属 从可溶态转为非可溶态;G,调节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;H,分泌铁载体和有机酸;I,产生球囊霉素

 

总结与展望:

整体而言,我们的结果证明了AMF对促进作物生长和土壤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。 AMF可以提升作物的重金属抗性,促进作物生长,主要机制包括,促进光合作用、增加营养元素吸收、降低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, 增强抗氧化防御体系的活性。同时,AMF可以降低重金属在作物地上部积累,相对于必需微量元素,非必需微量元素更容易被AMF抑制。 令人意外的是,AMF没有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,基于Meta分析,我们推测AMF主要通过改变作物生理活动和调节转运蛋白基因表达, 进而降低作物地上部重金属积累。我们的研究为AMF在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。

 

本文发表在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,影响因子11.750。第一作者陈立,通讯作者方临川研究员,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41977031)和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(2020JC-31)的资助。

 

第一作者简介:

陈立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读博士生,研究方向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及风险评估。

 

通讯作者简介:

方临川,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、陕西省青年科 技奖获得者。荣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。主要从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-微生物修复、土壤-植物-微生物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等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多项,第一和通讯作者在Global Change Biology、Global Ecology & Biogeography、 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、Water Research、Soil Biology & Biochemistry等刊物发表SCI论文70余篇,其中9篇入选生态与环境领 域ESI前1%高被引论文,1篇入选0.1%高被引热点论文。

 

论文题目:Influence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crop growth and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 accumulation in contaminated soils: A meta analysis

期刊: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

 

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
电 话:15249204460
晋ICP备2020011185号-1

新2会员手机登录网址大全☞首頁请进